主页 学生时代的终焉
Post
Cancel

学生时代的终焉

距离研究生毕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在毕业季的离愁和从学生身份的转变的怅惘渐渐淡去时,大概是时候对我的整个的大学生涯做一个小结了。很多事情的记忆已经在时间的冲蚀中变得模糊了,但是也有一些事情比其他的琐事更深地印刻在了记忆之中,也许简单的梳理和回忆,无法把这七年刻画的细致入微,但是作为轮廓的勾勒和回顾,却已然绰绰有余了。(写完之后终于发现又被写成标准流水账了,这个从小学开始的写作文的毛病在不写博客两个月之后再次复发了哎…)

悲剧的开始

大学本科加上研究生,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在经历了中学时代的辉煌之后,我终于还是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如果大学不在清华,如果不在清华里可谓最变态的电子系,如果不在清华里可谓最变态的电子系中最变态的班的话,也许我的大学生活会完全不一样吧。

这里有在央视热门节目露过脸的高考状元,

这里有“百度一下”能检出几万条结果的全省第一,

这里有奥数好几块金牌的超级达人,

这里有中学带了五个社团还能考到第一的变态,

这里有之后叱咤清华被老师们认可为几十年难遇的特奖得主和学生会主席。

当然,这里还有我,一个基本是以倒数一二的成绩分到这个班的可怜的差生。虽然说来之前已经被打过预防针,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七年,会这么开始。

当每个人都在叫嚷着自己不会啊考试要挂了啊的时候,我还暗自得意过自己貌似这些题都还算能做一做。最后结果出来发现自己在为自己的80分沾沾自喜的时候,周围基本都是一片95+,那种”你是一个傻逼”的打击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着实不轻。对于从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出来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现象,但是从遥遥领先到远远落后,这样的落差,一时间确实难以接受。不过几次下来,麻木之后,也就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心安理得了。当时为自己找到的借口是这些东西别人高中里都学过或者接触过,而自己高中时一不搞竞赛二也从来没自己私下刻苦学习过,所以一开始起点就落后很多了。学习这个东西,就像F1赛车一样,发车的时候落后,之后想赶上的话,要付出的代价可要大得多,所以得过且过了…

一点点改变

还好之后不久便觉得这样的想法实在很可恶…大二的挂科犹如当头棒喝。本科有整整四年的时间,这比初中的三年和高中的三年都要多,而且这四年时间中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很多。想要努力学习的话,不一定能在这里出类拔萃,但是有所斩获却是毋庸置疑。有句话很好,上帝给每个人都基本公平地发了时间这种万能货币,而一个人,想要怎么样的生活,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与他把时间这种货币用来换了什么有莫大关系。大一和大二的公共课程和电子通讯方向的学习让我感到十分疲惫,我感到的是时间的浪费。而这时正好有机会在专业上进行一个细分,可以选择继续电子或者转为微电子方向。 其实这个时候的境遇和我高一结束后文理分班和校区迁移那时候很像。高一的时候的状况真是糟糕透顶,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疲惫不堪,加上进入高中时相似的心理落差(当然没有从高中到大学差距这么大),让我几乎无法专于学习了。当时也正好遇上了分班和校址迁移,让我有机会得到喘息,从而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我当然希望这次也能有同样的效果,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转到新的专业去。 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也许真的是那种喜欢去适应,喜欢去改变的人吧。有时候奶酪被拿走了,总会喜欢去寻找更新鲜的奶酪,也许是自己潜意识中的那只嗅嗅,在不断指引着我吧(笑)。总之,在微电的这段时光还是很快乐的。在这里虽然在绩点上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突破,但是却在感情上找到了归宿。其实这么说来,到现在为止,我在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好的完成了我的任务:小学初中是快乐地生活成长,高中考到一个很好的大学,大学时找到很好的伴侣。虽然种种不顺,但是看起来却是不折不扣的成功呐…

继续努力

在好不容易真正习惯了清华的生活的时候,本科也快毕业了。靠着本科后两年拉回来的绩点,在本科最后踩着线随大流保了研。那时候真的没有想过继续深造和工作哪个好,也不太明白读研意味着什么。只是盲目地从众,而等我真正明白的时候,硕士都已经快毕业了。

其实硕士期间我是很幸运的,因为遇到了一位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开明的导师。对比起很多其他同学的导师,我的导师几乎具备了一切优点:发钱多,派活少,不push,除了不太请我们吃饭以外,已经和忘年交的朋友差不多了。所以在硕士阶段,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有很多,也正是以此为条件,我有机会仔细思考我真正想要的和喜欢的东西是什么。

首先,肯定不是研究。一看论文就犯困,一做试验就想逃,这些特质决定了必然不会是一个好的科研人员。我一直认为很多科学研究是毫无意义并且对这个世界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特别是在中国,当然这句话肯定是错的,不过这就是我的想法)。国内的科研环境,就我所看到的号称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来说,也满满充斥着拉关系跑经费,报批各种各样的项目,面临无穷无尽的审计,大家真正忙的一切,都和科研本身没什么关系,而最后往往就靠几个真正还不那么讨厌科研的学生的寒碜的所谓“成果”来应付课题最终检查。在这方面,我完全没有入门,也并不是太了解真正的科研的感觉应该是怎么样的。但是在这里,我体会到的是一种低效和浑噩,从真心里,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为了尽量不在科研上花过多的时间,我选了一个非常奇葩的研究方向,做着前人从未做过的试验。因为课题很新,和研究组里所有人的课题都基本没有交集,导师也对新的方法表示闻所未闻。于是我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来自研究组的指导和支持,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但是好处是,我做的试验没有其他人做过,因此我的结果也就没有人能够给出权威的评判,因为在这个领域其实我就是权威。那种感觉,真心不错。

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解放自己的时间。不再被无数的试验束缚的同时,我开始尝试走向高效,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每个人在青春的时候都应该有那么一段奋斗的历史,这样才不至于在老去后回首时发现一片苍白。拥有狂热的兴趣爱好也罢,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情也罢,都会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成为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努力过做过,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什么东西,能够时不时被人想起,有时候,存在感和被认同感,还是十分重要的。

新的开始

找工作的那段时间还是相当郁闷的。虽说好歹算是名校毕业,但是一样四处碰壁。首先我很个性的做了一份比较非主流的简历,这直接导致了所有的正统企业都把我拒之门外(其实应该是我把他们拒之门外吧,233);接着,投出去的一些简历直接没有了回音,估计是没见过清华的学生去投他们,觉得是在调戏?但是我真的没有乱投简历啊,给了简历的企业都是我真的想去的地方啊;最后,给了笔试的企业的各种笔试基本都没通过,各种请你写出XX算法,写你妹啊我木有学过啊有木有..而且在我做了这些项目以后我就觉得算法什么的就是扯淡啊有木有,你招的是码农啊,又不是计算机科学家,你要的那些算法google一下不就完事儿了。

于是,我好像是被所有的中国企业抛弃了,或者好听一点的话,是中国这些企业都和自己相性不符吧,真的,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愿意给我offer,无奈最后只能去日本了。

然后,顺利的毕业了。不过毕业前的那段日子还是相当难熬的,每天白天在实验室待一整天,做试验整理数据攒论文不亦乐乎,晚上到兼职的地方作项目有时候deadline前忙到夜里两三点的时候也有,周末两天为了之后的工作还要到北语上课。如此高强度的无休生活如果可能一个月两个月的话还好,再长的话可能真的要崩溃掉。幸运的是我没感到什么太大压力就撑下来了,可能以后遇到什么时间上的压力的话,想想这段狗一般的经历就能平静许多了吧…

离开清华的一个月里,都在北语混迹。每天过着标准的学生生活,上课,食堂,宿舍。只不过上课由模电课、数电课、工艺课变成了日语课、日语课、日语课,食堂由麻辣烫、煎鸡饭、铁板烧变成了超市鸡、超市鸡、超市鸡,宿舍从逛论坛、打魔兽、侃大山变成了写代码、写代码、写代码。不过还好这种生活也就还有两周就结束了,再之后是回家,好好待上一个月。这应该是我最后一个这么长的假期了吧,之后的新的生活,应该会很忙碌。 大学的生活,很值得回忆。不管以后怎样NB的我们,可能永远都忘不了这段SB的日子。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七年,那不妨抄一句游戏台词:虽有遗憾,却无后悔。

流水账结束。今后,祝自己天天开心,愿自己继续加油。

该博客文章由作者通过 CC BY 4.0 进行授权。

Pomodoro Do - 拖延症患者的福音

WWDC 2012 Session笔记——219 Advanced Collection Views and Building Custom Layo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