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OneV's Den
Cancel

DeepSeek 给国内带来的 AI 普及和升级还在持续,虽然对于 AI 从业者和一些一直关注前沿的科技工作者来说,不论是传统 LLM 还是推理模型都不是什么太新鲜的概念了,但是对于行业外的长辈和小辈,或者是专注点刚被吸引到 AI 的业内人士来说,DeepSeek,特别是 DeepSeek-R1 的出现和爆火,可能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在生活和工作里认真地接触和使用 AI。 可最近在和很多朋友交...

DeepSeek R1 的横空出世,如同在人工智能竞赛场中引爆了一颗中子弹,其冲击波正重塑着全球 AI 产业的权力版图。近期全球科技界围绕这一事件的讨论持续升温:从冯骥在社交媒体上将 R1 定义为 “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的激情宣言,到 OpenAI 与微软联合指控数据违规的博弈;从 nature 盛赞其“重新定义AI普惠化可能”的技术突破,到 Anthropic CEO 亲自撰文贬损其技术...

去年因懒癌发作,没能写年终总结。事后回想,错失了一次宝贵的记录机会,实在懊悔。于是今年决定提早起笔,希望能趁着头脑中的理性还没被假期的欢愉冲散之前,能把一些有印象有意义的内容刻印下来,也方便今后某天心血来潮时能够回顾。 随意聊几个今年生活里遇到的话题吧,包含的内容可能比较杂乱,想法也比较主观,但是都算是当下这个时间点从自己角度展开的一些观察和想法。当然,最后再照惯例列一列书评游戏番剧推荐啥...

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人往往是最不可靠的环节:一个不小心,逻辑错误(也就是 bug!)可能会悄然保留下来并进入最终的产品。与此相对,编译器要可靠得多。如果程序中存在错误,编译器通常会直接阻止生成产品。Swift 拥有非常强大的类型系统,通过它,我们可以尝试将一些运行时的逻辑“封装”到类型系统中,从而在编译期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这种依靠类型系统来“保存”逻辑的设计方式可以称为类型状态...

在 Rust 中,绝对安全和高效的内存使用得益于其独特的所有权(ownership)设计。七年前,Swift 团队发布了《所有权宣言》,以前瞻性的方式介绍了 Swift 中关于值的内存管理变化的一系列愿景。Swift 5.9 中(以和宣言里略微不同的语法)实现了这一愿景,引入了不可复制类型的标记 ~Copyable(non-copyable),以与 Rust 截然不同的(打补丁的)方式实现了...

最近对手上的两三个项目进行了 Swift 6 的迁移,整体过程并不算顺利,颇有一种梦回 Swift 3 的感觉。不过,最终还是有所收获和心得。趁着记忆还新鲜,我想稍微总结一下。此外,针对目前社区里的一些声音,以及自己这些年的感受,我会在文章后半部分对 Swift 生态进行一些不太重要的小唠叨。 Swift 6 迁移 Swift 6 的最大“卖点”当然是并发编程和编译时就能保证的完全线程安...

如果你还在用 NSLog 或者 print 打 log,那也许这篇文章正适合你,可以帮你转型到新的 log 方式。如果你已经在使用 OSLog 的相关功能,那也许本文可以帮助你加深理解,以及找到一些“进阶”用法。 选择:SwiftLog 和 OSLog 的区别 两者都是 Swift 中与 log 有关的框架。在进行选择时,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理清它们的区别。“SwiftLog 和 OSLo...

SwiftUI 遵循 Single Source of Truth 的原则,只有修改 View 所订阅的状态,才能改变 view tree 并触发对 body 的重新求值,进而刷新 UI。最初发布时,SwiftUI 提供了 @State、@ObservedObject 和 @EnvironmentObject 等属性包装器进行状态管理。在 iOS 14 中,Apple 添加了 @StateO...

最近接手了一些陈旧项目的维护工作,需要把一部分质量很烂的代码进行重构甚至重写。在这个过程期间,我也有机会对一些开发中比较重要的而且通用的知识进行了一点重新的思考和整理,在这里想把它们用个两三篇文章,以杂谈的方式记录一下。这些内容在我刚入门程序开发的时候困扰过我一段时间,所以虽然可能对于已经有多年经验的大佬们用处不大,但是希望新入行的同学们能通过这些话题得到一些启发,如果能减少走弯路的时间,那...

其实随着年龄增长,总感觉最近每年都很平淡,也几乎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进步。再加上疫情到了第三年,自己又长期在宅工作,无形中少了许多和这个世界接触的机会,更让自己的思想越来越僵化死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年在日本这种国度的关系,从感觉上来说似乎这个世界固化住了。一种即视感萦绕在周围,自己却没有什么新思路,也找不到突破的方式。如何才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前进,想来应该会成为今后重要的课题。 这篇年终总...